黑洞

黑洞
下篇

黑洞蒸發
黑洞會永遠存在嗎?不!黑洞也是會有最後的一天。當黑洞吸入過多物質時,黑洞就像人一樣,吃太飽會消化不了,黑洞便會漸漸失去引力,最後便會消失在另一宇宙中,這個現象稱為「黑洞蒸發」,但是等到黑洞蒸發可能還要上我們宇宙年齡的好幾倍。

















當物質進入黑洞與穿隧效應
當物質進入黑洞內會如何?完全消失嗎?那可不一定!物質在黑洞內,由於周圍引力的關係,物質在黑洞內外可能產生「物質漩渦」,這有可能就是物質在黑洞的現象之一。而根據量子力學,量子(如光子、微中子等等)能無中生有,其實也不是真的無中生有,而是正粒子和反粒子對撞後產生,如果這個情形發生在靠近因果地平的黑洞內部的話,這些量子還能有「穿隧效應」,也就是說,假設你站在一面牆旁,所有的知識都說你不可能通過這道牆,但是根據量子力學,你其實有一定的機率能憑空出現於牆的另一邊,這個機率和質量成反比,對人的質量而言,機率是零,但量子質量非常的小,因此穿遂效應便有可能發生。



黑洞無毛
霍金、卡特爾等人嚴格證明了「無毛定理」:無論什麼樣的黑洞,其最終性質僅由質量、角動量、電荷唯一確定。即當黑洞形成之後,只剩下這三個不能變為電磁輻射的守恆量,其他一切資訊(暱稱為毛髮)都喪失了。簡單來說,恆星的表面雖凹凸不平,但進入視界後這一切都不存在;黑洞存在的特徵就是凝止住的彎曲空間,而表面非常光滑、一根毛都無,外界也只能判斷那兒彎曲空間的質量、角動量以及電荷,此外(如中子、物質成分、其他特徵等等)全皆消失、不可見了,故而有「黑洞無毛」或「黑洞不毛」一詞。另外,黑洞無毛現象也有可能證明了-假設太空船彎曲的航線,可能無法解釋黑洞就在周遭、旁邊。

黑洞熵
熵是一種測量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(是物理學中表示力對位移的累積的物理量)的能量總數,也就是當總體的熵增加,其做功能力也下降,熵的量度正是能量退化的指標。但在這裡,黑洞熵是指被黑洞所吞噬的資訊、物質等等可以儲存起來,而在黑洞蒸發中又可以重新釋放出來,猶如錄音機一樣,錄完音後可儲存,儲存後也可以播放,這就是黑洞熵理論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反物質
反物質其實是由反粒子構成的,反物質的特點是與物質碰撞後會產生巨大能量,當然在地球中理論上是不可能有反物質的存在,因為假設有了一位反物質朋友,你若和他接觸便會爆炸、消失。物質與反物質接觸後會產生巨大能量這項理論是由氫彈之父-愛德華·泰勒提出的,幾天後,紐約週刊便出一首諷刺泰勒博士的詩歌:『宇宙對流層那邊,有荒涼的星際世界,一支反物質刷子上,住著反泰勒博士。遠離核融合的戰場,反親戚和反朋友的訊息,全然不聞不問,博士跼踡在自己的椅上過日子。有一天早晨在海邊散步著,撿到一個大罐頭,印有AEC(原子委員會)的罐頭裡,冒出來自地球的遠客。沙灘上叫嚷著歡樂聲的兩人,雖然服裝差異但兩人極為相似,兩人的右手和左手緊緊握著,最後只剩下伽瑪射線……”













 

地心之內
以地球為例,在地心深處,深處中的裡面,可能蘊藏著一個微黑洞,這黑洞或許與地球引力與自轉有干連,根據天文學家推測,若少了此黑洞,地球自轉軸變為大受影響,甚至地球不再自轉,所以這微黑洞是非常重要的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